荷蘭跨國企業推智慧垃圾機鯊、大氣泡屏障攔截水上垃圾
每年有高達88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,其中約300萬噸是透過河流流入。科學家呼籲,應從源頭阻止塑膠流入海洋。荷蘭有企業推出「機器垃圾鯊」和「大氣泡屏障」,攔截水上垃圾。另外,澳洲科學家發現,大麥蟲的腸道有能分解塑膠的酵素,可望成為環保救星。
海洋垃圾汙染是現今重要的環境議題,據估計,每年有高達88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,其中約有300萬噸是透過河流流入。因此有科學家呼籲,應從源頭就阻止塑膠流入海洋。
有荷蘭環保科技公司開發電動「機器垃圾鯊」,專門收集水上垃圾。這隻垃圾鯊體型輕巧,長度大約157公分,但一次最多可捕食160公升垃圾。
荷蘭環保科技公司Ranmarine設計工程師特莎黛絲皮尼說:「垃圾鯊是以鯨鯊為模型,鯨鯊有張大嘴來捕捉獵物,所以我們也在兩側邊各安裝一個浮筒。所以垃圾可以從正面進來,然後被困在浮筒之間。」
將壓縮空氣打入水底的管線,氣體從管線上數千個小洞噴出,就在水面上形成了一道「氣泡牆」,這套安裝在荷蘭韋斯特多克運河上的「大氣泡屏障」,由荷蘭政府與當地新創企業合作,證實有效攔截80%漂浮物。
不過,有專家認為,這些創新只是治標不治本,真正的解法是減少塑膠。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海洋廢棄物計畫總監南西華勒斯認為,「關於在我們海洋中的碎屑塑膠或垃圾,最重要的是,我們一開始就不想要,所以雖然這些設備很有幫助,但我們應該致力上流的解法,站在消費者角度是少製造垃圾,站在產業的角度也一樣。」
另外,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,大麥蟲的幼蟲能分解塑膠。研究者表示,他們餵食幼蟲3個禮拜的保麗龍,發現幼蟲存活得很好。
經過深入研究,發現大麥蟲的腸道有好幾種酵素,能分解聚苯乙烯。未來團隊將努力找出最能有效分解塑膠的酵素,再大量製造,可望成為環保救星。
台中手機包膜推薦, 高雄婚禮佈置, 台中清粉刺推薦,